Wednesday, May 31, 2006

文取自聖賢雜誌◎◎木春◎◎

仁慈

無論打、駡,暴力相向或面對武器威脅,有情眾生們都有感覺,也會疼痛。由於有情眾生非常愛惜生命,尤其是自己的生命,所以;凡是對自已的生命有構成威脅,或影響到生存的暴力、侵犯,我們都會對它產生恨,或感到畏懼,這時候有情眾生們的反應,常是痛、好恨、好討厭。
君不見:墾丁以及眾多的遊樂區,在高大的樹幹上,常見許多多觀光客在上面刻字刻圖。這使我想到一則小故事,有一座寺廟,在廟裡的大樹上掛了一個牌子,上面寫著﹕「我好痛」目的是提醒有情眾生要愛護花木
公共車站,大樓公寓樓梯間,常見一些小廣告胡亂張貼,或骯髒不堪、粗俗污穢的塗鴉。這種種現象的出現,正因為這些人不懂得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的道理,所以不會替人著想,假如人們懂得把立塲互換來看事情,能夠把即將加於他人,或外物的暴力威脅即時停止,必能化解許多恩怨是非。仔細想想,假如這些暴力威脅,是向著我們自己,或這些字是刻在我們身上,我們怎麽辦?我們是有情眾生,我們能感受到疼痛、恐懼,同樣地,如果對一棵樹、車站、牆壁,及至於宇宙萬物,做不正當的暴力侵犯,它們雖不會提出抗議,可它們也會覺得痛啊!
古聖又常言﹕「將心比心」又云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看到別人的痛苦、不快樂,能反向思考、若此苦痛加諸我身也是難受,自然會從心態上,轉而成為勿施於人的行為。而這就是行「仁」,也就是佛家常說的「慈悲」、基督徒常說的「博愛」。
因此;當我們的行事作為,對別人構成殘害、侵犯時,不妨試著把心胸擴大成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萬物」,來愛惜與珍惜天地間,眾多的有情與無情,學習古聖先賢們仁慈的典範,不也是一樁行功立德的好事

Wednesday, May 24, 2006

文取自聖賢雜誌◎◎黄志傑◎◎


失敗了怎麽辦?

努力並不一定會成功﹔
但是──
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

那天在學校的輔導留言板上,看見一位匿名的學生向輔導老師傾訴,他一再的努力,不過在課業上還是感到心灰意冷,他不斷的問,人在這世間為的是什麽?當學生就一定要在試卷上拼命嗎?他的失敗讓他對生命澈底失望,甚至嘗試過想自殺
讀到這篇留言,頓時倍感錯愕,所幸到最後他並沒有走上這條歸路,否則帶來的將又是一場血腥的人倫悲劇。現代的青少年因為抗壓力甚弱,因此,又有「草莓族」一說
看完留言之後,我立刻學習輔導老師給予回應,因為我總相信,無論在學業的路途、人生的路途上,人都有迷惘,大家應同舟共濟,盡己之力來幫助他人。
會害怕失敗,就是對成功抱著太大的希望,我們從小就不斷地被灌輸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或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的觀念,總認為今天辛勤的播種,來日必得收成之歡,可是事實並未如此,人的成功,需要的是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「努力」並代表一定能成功,所以得與失之間,內心應作適當的調適。
古語云﹕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」。做任何事,只要竭盡心力努力完成,其餘的就交給上天安排吧!畢竟人在世上,敦厚品德,涵養智慧才是最重要的
勝固欣然,敗亦可喜。人在失中不斷錘鍊,不斷成長,不斷進步。做事失敗了,莫氣餒灰心,或許這就是下次成功的經驗,毛毛蟲是經不斷蛻變之後才變成蝴蝶,種子也是破土之後才直向天際,暫時的失敗,一時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?闊大胸襟,去包容一切的成敗得失,面向陽光,陰影永遠在背後。讓心靈永遠抱著對生命的希望,讓失敗的陰影在樂觀所綻放的光茫中消失,重新面對新的起點吧!
或許「盡人事,聽天命」這句話,三歲的小朋友皆了然於心,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這句話,三歲小孩也能順口說,不過八十歲的老翁卻未必行得通。從今天起,好好耕耘心田,重新認知成敗的意義,好好的活,快樂的活,以謙虛溫和之態度盡力做好每一件事,內心充實,就算失敗也不愧天地,努力之後,一切交給上蒼吧!

【註】筆者所知,很多人面對失敗,便一蹶不振,信心完全喪失;也看過很多人失敗之後,就躊躇不前;亦聽過不少人有輕生的念頭,在此將此文奉獻給所有曾經失敗過的人,希望他們能重新站起來
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集郵

澳洲墨爾本2006英聯邦共和國運動會紀念郵票N0.5




Tuesday, May 23, 2006

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集郵

澳洲墨爾本2006英聯邦共和國運動會紀念郵票系列N0.4






Monday, May 22, 2006

文取自聖賢雜誌◎◎胡光東◎◎


養生經
盛怒多傷氣,憂愁必傷神。形瘦心受役,氣弱病長侵。
勿使悲歡極,長宜飲食勻。酒色須知節,貪多誤養生。
無病休投補,有恙早調停。風邪難入體,精神保全身。
若要防諸疾,應當制七情。胸懷宜愉悅,言語貴和平。
壽夭非註定,操持在個人。如能明此理,益壽享康寧
若要不失眠,煮粥加白蓮;若要皮膚好,大米煮紅棗;
氣短體虛弱,粥裡加山藥;心虛氣不中,桂圓煨米粥;
要治口臭症,荔枝煮粥食;清退高熱症,煮粥加蘆根;
血壓高頭昏,胡蘿蔔粥靈;防治腳氣病,米糠煮粥飲;
腸胃緩瀉症,胡桃米粥燉;頭昏多汗症,煮粥加薏仁;
便秘補中氣,藕粥很相宣;夏令防中暑,荷葉同粥煮;
若要雙目明,粥中加旱芹。
勞動精神好,休息保護腦。鍛鍊強身體,娛樂不煩躁。
飲食講衛生,愉快騰雲霄。國富民安康,養福得永年。
白石精力充,放翁善養頤。人生在運動,顯實強筋骨。
流水則不腐,户樞終不蠹。
血暢思路闊,睡覺右側臥。屈膝身放鬆,涼頭暖宜足。
坐立久傷骨,視聽要適度。粗細糧配好,吃飯八分飽。
蛋自微元素,果蔬不可少。蘿蔔消脤氣,韮菜固腎腰
薑葱防感冒,蒜芹降壓妙。大白菜健脾,梨寒能潤肺。
蘋果棗補血,瓜甜菠蘿蜜。飲食調食欲,飲茶不吸毒。
老年病速治,慢性病食藥。常洗溫水澡,睡前熱泡腳。
他山石借鑑,葴言長見識。運動貴有恒,服藥遵醫囑。
小病速效快,大病會痊瘉。博學採眾長,審問究根苗。
慎思索玄妙,篤行重實效
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集郵

澳洲墨爾本2006英聯邦共和國運動會紀念郵票系列No.3







文取自聖賢雜誌◎◎黃志傑◎◎





最近閒著沒事,讀了一首詩,題目叫「蜂」,是唐朝詩人羅隱寫的

不論平地與山尖,無限風光盡被占;
採得百花成蜜後,為誰辛苦為誰甜?

讀到這邊,使我聯想到天下的父母親,霎時間,內心生起無限感嘆之意,也從中領悟了很多道理。
從小到大無論你身在何處,父母的愛皆無所不在,就猶如蜂蜜般的甜蜜滋養著你,使你成長茁壯。父母花了大半輩子在生兒育女上,就如同蜜蜂辛勤的採蜜,使得自己也做了莫大的犧牲。
等到父母將子女拉拔長大之後,往往得到的不是子女應有的感激和回饋,對於自己的付出,也只能無怨無悔,看成是對子女無垠的愛。
可是做子女的可曾想起,我們有健全的身心、飽暖的衣食甚或溫暖的家庭,是父母親用了多少的心血換來的啊!你可曾感念過父母的愛心?父母在望著子女的眼神中,總流露著殷殷的期盼和關懷?可是子女們又曾幾何時關切過父母的身體,表達對他們的感恩呢?
奉勸各位做人子女的好好感謝父母,在感謝之餘,難道不該做一些應有的回饋嗎?別讓你的雙親再當一隻心灰意冷的蜜蜂

Tuesday, May 09, 2006

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集郵

澳洲墨爾本2006英聯邦共和國運動會紀念郵票系列No.2






Sunday, May 07, 2006

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集郵
澳洲墨爾本2006英聯邦共和國運動會紀念郵票系列(No.1)



Saturday, May 06, 2006




SPECIAL RECOMMEND
特別推薦 網頁

人間有愛
http://waitingforsophie.blogspot.com

video:Sophie's story(25 min)

Thursday, May 04, 2006

文取自聖賢雜誌◎◎古月人◎◎


孔子論"老"

──讀《論語》拾粹

人到老年,怎麽個活法才更有價值?孔夫子在《論語》中的三個告誡,值得我們去省思與玩味
一曰「老者安之」;有一次,孔子和他的弟子顏淵、季路在一起聊各自的志向。顏淵、季路談完後,孔子說他的志向是: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」他這"老者安之",一方面是說,社會、家庭應好好關心老年人,使老年人得到安適、安樂;另方面則指,老年人自身應好好調整心態,使自己心緒平靜,不要為衰老而唏噓歎息,而應面對現實安之若素,快快樂樂地頤養天年,這樣對身心才有利。
二曰「戒之在得」:孔子說君子要"三戒":少之時,血氣末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壯也,血氣方剛,戒之在鬥;及其老也,血氣既衰,戒之在得。這"得"是指"貪得"。孔子反對「不以其道得之」,教導人們擯棄自私,使自己昇華到真正人的境界。尤以老年人不僅要保大節,且小節亦應馬虎。
三曰「不知老之將至」:孔子曰「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」他青年時努力學習和研究周代文化,建立仁禮學說,培養弟子三千,整理古代文化。為宣傳自己的理想,四處奔走呼號,到處碰壁而在所不辭。他的生活經常是「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。」成就了「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」的修養,達到了「不知老之將至」的忘我境界。這種最美的心境,對「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」的老人們,影響最深,成為老年人最美人生追求的信條